法律咨询解答
合同当事人享有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进行了规定,具体如下: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温馨提示】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延伸知识】合同有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而解除合同。《民法典》合同编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法律咨询解答 租赁的房屋被抵押是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的。民法典规定,房屋抵押前已经出租房屋的,房屋抵押后不影响租赁合同效力。如果是抵押后出租的,出租合同不能对抗抵押权
法律咨询解答 影响附条件合同终止效力的因素:1、当事人在合同中所附的条件为解除条件;2、所附条件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3、所附条件是可能发生的合法事实。根据《民法典》第
解除委托合同时,应当通知对方。当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到达时,解除合同的一方需要明确提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解除合同的意思到达对方时,解除合同生效。如果不通知,就不会对对方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