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申请期限

2023-02-06来源:网络152 人看过

如果是民事诉讼的,再审申请期限为六个月;如果是刑事诉讼的,申请再审的期限为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有下列情况的,超过两年的,也可以申请再审:

一、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二、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三、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效是多久的,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期限制度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

  • 过了拘留期限还会被拘留吗?

    关于过了拘留期限还会被拘留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过了拘留期限还会被拘留吗?1、过了拘留期限一般不会再继续被拘留。刑事拘留

  • 公安侦查刑事拘留最长期限是多久

    关于公安侦查刑事拘留最长期限是多久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公安侦查刑事拘留最长期限是多久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侦查部门(自侦案件)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聘书的有效期限最长是多久?

      律师解答 聘书有效期限由双方约定,可长可短。根据《劳动合同法》,合同期限可灵活约定,无统一最长限制。不及时明确期限,可能导致双方权利义务不明,引发纠纷。律师解答聘书期限灵查看全文

    • 没有期限的合同怎么算过期

      律师解答 针对合同无约定过期时间的情况,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或依据合同条款、交易习惯来界定。若无法明确期限,合同可随时履行,但需为对方留出合理准备时间。根据《民法典》的规查看全文

    • 银行卡冻结的最长期限是多久?

      律师解答 银行卡冻结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律师解答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查看全文

    • 工伤认定后的赔偿有期限吗

      律师解答 工伤认定赔偿是有期限要求的。按照相关规定,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尽快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般要求在30日内提出,遇到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如果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查看全文

    • 还建房办房产证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律师解答 1、还建房办房产证期限是90日内,具体依据还建房买卖合同中约定的登记期限而定。还建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房产证应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办理;还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效是多久的,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期限制度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

      2023-02-06 阅读:174
    • 过了拘留期限还会被拘留吗?

      关于过了拘留期限还会被拘留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过了拘留期限还会被拘留吗?1、过了拘留期限一般不会再继续被拘留。刑事拘留

      2023-02-06 阅读:180
    • 公安侦查刑事拘留最长期限是多久

      关于公安侦查刑事拘留最长期限是多久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公安侦查刑事拘留最长期限是多久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侦查部门(自侦案件)

      2023-02-06 阅读:143
    • 申请执行期限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

      2023-02-06 阅读:171
    • 请求再次分配夫妻共有财产的期限是多久,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形

      只要离婚后发现有共同财产没有分割,就可以起诉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没有诉讼时效的限制。我国法律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

      2023-02-06 阅读:155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