唆使共犯作虚假供述能否构成妨害作证罪?

2022-12-08来源:网络139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雷某和张某原本属于共同犯罪,虽然雷某唆使张某包揽罪责、包庇同伙,但是,由于不能要求犯罪嫌疑人必须作出如实供述,那么也就不能期待共同犯罪人之间必须互相揭发、如实相告。雷某的指使行为以及张某向公安机关的虚假供述行为,本质上属于共同犯罪人的不如实供述,因此,雷某的教唆行为不构成妨碍作证罪。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构成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怎么处罚

    法律咨询解答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加重处罚事由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而情节严重的,是本罪的

  • 职务侵占200万共犯怎么判刑

    法律咨询解答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信用卡诈骗罪的共犯如何认定

    法律咨询解答 1、按照我国传统刑法理论,成立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者单位”;第二、“构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从犯共犯的区别

      律师解答 共犯是从二人以上共同参与的犯罪行为的总称,包括主犯和从犯两种角色。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扮演次要或辅助角色,其地位是从属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共同查看全文

    • 共犯的罪名相同吗

      律师解答 对于共同犯罪的罪名,是可以有所不同的。因为在共同犯罪的过程中,各个犯罪分子的行为可能转化成了不同性质的犯罪,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罪名。如果不进行恰当的处理,可能会查看全文

    • 危险驾驶共犯的司法解释

      律师解答 危险驾驶共犯按共犯一般理论处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危险驾驶共犯涉及共同故意,应依法分别处罚,不及时处理可查看全文

    • 过失犯罪能否构成共犯

      律师解答 对于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不构成共同犯罪。这是由于共同犯罪在《刑法》中定义为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行为,而共同过失犯罪则被视为单独犯罪进行处理。为确保司法公正,必须查看全文

    • 共犯中一人不缴纳罚款,会影响另一方减刑吗?

      律师解答 一个犯人不交罚金会影响他的减刑,但如果确实无能力缴纳罚金的,对于减刑不会产生影响。如果有能力却不交罚金的,可以认定为没有悔过表现,则不会判处缓刑。减刑是指依法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构成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怎么处罚

      法律咨询解答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加重处罚事由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而情节严重的,是本罪的

      2022-12-08 阅读:145
    • 职务侵占200万共犯怎么判刑

      法律咨询解答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12-08 阅读:125
    • 信用卡诈骗罪的共犯如何认定

      法律咨询解答 1、按照我国传统刑法理论,成立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者单位”;第二、“构

      2022-12-07 阅读:198
    • 什么是片面共犯

      法律咨询解答 片面共犯也称为片面合意的共同犯罪或单向共犯,是指共同行为人的一方有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意思,并协力于他人的犯罪行为,但他人却不知道其给予协力,因而被协助人

      2022-12-07 阅读:122
    • 诈骗罪共犯应如何认定

      法律咨询解答 第一,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第二,共同故意;第三的共同的犯罪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

      2022-12-06 阅读:140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