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的产权是如何的

2022-10-14来源:网络144 人看过

律师说法

商品房的产权是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计算的。根据法律规定,住宅用地的产权年限是七十年,工业用地、公益事业以及其他用地的产权年限是五十年,而商业、文体与娱乐用地的产权年限是四十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业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相关阅读:房屋是商品房,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商品房认购书是否是买卖合同

    律师说法 商品房认购书不是买卖合同。买卖合同是指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而买受人支付相应价款的合同。但是如果认购书具有法律规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

  • 商品房延期交房可以退房吗

    律师说法 商品房延期交房可以退房。根据法律规定,商品房延期交房的,购房者可以催告开发商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交房,如果开发商仍不交房的,购房者可以解除合同,要求开发商退还已

  • 商品房预售合同开发商能不能更改

    律师说法 商品房预售合同开发商能更改,但是应当与购房者协商一致。根据法律规定,合同签订后,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更改合同内容,但一方当事人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不能擅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一房多卖的情况发生在小产权房上,怎么处理?

      律师解答 一房多卖的处理原则是:房屋归先办理过户一方所有,均未办理过户的房屋归已办理预告登记的一方所有,均未办理过户及预告登记手续的房屋归先行实际占有房屋的一方所有。查看全文

    • 婚前产权卖房需要夫妻签字吗

      律师解答 关于婚前产权卖房是否需要夫妻签字的问题,如果房产属于个人财产,通常不需要配偶签字。但如果该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则必须得到配偶的签字同意,因为单方无权擅自处分。查看全文

    • 是否要到当地文化产权交易所开证明?

      律师解答 您这边需要的是什么证明呢律师解答这个一般是需要的,具体问问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律师解答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查看全文

    • 离婚不离家情况下,再购房产权如何划分?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离婚时产权房的分割:1.一方在婚前已取得完全产权房的房屋:一方在婚前取得产证,不管有没有支付全部房款,房屋产权都应归该一方所有。2.双方在婚后出资的房屋:查看全文

    • 买房可以买部分产权吗

      律师解答 可以买部分产权,如共有产权房。购房者可先付一半房款,购得半产权,另半由政府持有,但购房者有整房使用权。《法律依据》中明确,此方式合法且有效,依据的是《物权法》等相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商品房认购书是否是买卖合同

      律师说法 商品房认购书不是买卖合同。买卖合同是指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而买受人支付相应价款的合同。但是如果认购书具有法律规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

      2022-10-14 阅读:177
    • 商品房延期交房可以退房吗

      律师说法 商品房延期交房可以退房。根据法律规定,商品房延期交房的,购房者可以催告开发商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交房,如果开发商仍不交房的,购房者可以解除合同,要求开发商退还已

      2022-10-14 阅读:185
    • 商品房预售合同开发商能不能更改

      律师说法 商品房预售合同开发商能更改,但是应当与购房者协商一致。根据法律规定,合同签订后,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更改合同内容,但一方当事人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不能擅

      2022-10-14 阅读:170
    • 商品房房产证未下来怎么去转让办理

      律师说法 商品房房产证未下来不能转让,不能办理过户登记手续。房屋所有权人应当在商品房产权证办理完成后,再将商品房转让,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商品房的过户登记手续。 法律

      2022-10-14 阅读:163
    • 商品房不能购买和要求开发商退房的情形分别有什么

      律师说法 商品房不能购买的情形: 1、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或提供虚假预售许可证明; 2、故意隐瞒房屋已抵押的事实; 3、故意隐瞒房屋已出卖给第三人或为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2022-10-14 阅读:152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