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保健品诈骗要被判多少年

2022-07-11来源:网络155 人看过
使用保健品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多少年的房子必须拆除

    房子必须拆除的期限应当根据其使用的性质进行决定,如临时性结构房屋五年后必须拆除;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房屋二十五年后必须拆除;普通房屋和构筑物在五十年后必须拆除。法律依据

  • 最低需要交多少年医疗保险才能终身享受

    最低需要交几年医疗保险才能终身享受解释如下:男性最低缴费25年,女性最低缴费20年,部分地区男性30年,女性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

  • 猥亵罪量刑标准多少年

    猥亵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违背他人意愿,强制猥亵他人从而构成的犯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强制猥亵、侮辱罪,根据刑法之规定,量刑标准为: 1、以暴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诈骗10万案判刑多少年

      律师解答 诈骗10万可能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据《刑法》,诈骗数额巨大将受严厉处罚,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如刑罚加重、财产损失等。律师解答诈骗10万查看全文

    • 收废品收到偷来的电缆判多少年

      律师解答 收废品收到偷来的电缆,判刑年限依据情节而定。依据《刑法》,盗窃电缆可能涉嫌破坏电力设备或盗窃,严重者可面临长期徒刑。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法律后果加重。律师解答查看全文

    • 抢劫武装押运会被判多少年?

      律师解答 抢劫武装押运将受严厉处罚。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刑期一般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加重情形则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无期或死刑。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社会秩查看全文

    • 诈骗200万没退赃判多少年

      律师解答 针对诈骗200万未退赃的情况,判刑时间由诈骗金额及案情严重性决定。通常,数额较大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判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查看全文

    • 几个人合伙贪污几千万判多少年

      律师解答 关于合伙贪污几千万的刑期,贪污罪的量刑是根据涉案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来决定的。如果金额较大,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款;若金额巨大,则可能面临三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多少年的房子必须拆除

      房子必须拆除的期限应当根据其使用的性质进行决定,如临时性结构房屋五年后必须拆除;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房屋二十五年后必须拆除;普通房屋和构筑物在五十年后必须拆除。法律依据

      2022-07-11 阅读:502
    • 最低需要交多少年医疗保险才能终身享受

      最低需要交几年医疗保险才能终身享受解释如下:男性最低缴费25年,女性最低缴费20年,部分地区男性30年,女性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

      2022-07-11 阅读:179
    • 猥亵罪量刑标准多少年

      猥亵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违背他人意愿,强制猥亵他人从而构成的犯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强制猥亵、侮辱罪,根据刑法之规定,量刑标准为: 1、以暴

      2022-07-11 阅读:266
    • 犯了诽谤罪一般判多少年

      关于犯了诽谤罪一般判多少年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犯了诽谤罪一般判多少年1、犯有诽谤罪的嫌疑人,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2022-07-11 阅读:267
    • 挪用公司公款三十万判多少年

      挪用公司公款三十万,有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

      2022-07-11 阅读:257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