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继承人的遗产分配方式都有什么

2022-05-03来源:网络164 人看过

律师说法

被继承人的遗产分配方式都有:遗嘱继承、法定继承、继承人协商继承;继承人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调解确定遗产分配的方式;调解不成的,则通过诉讼程序,由人民法院确定遗产的分配方式。

相关阅读:遗产继承方式有哪些

遗产继承的方式是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赠抚养协议的,按遗赠抚养协议分配遗产。立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遗产,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法定第一顺位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保险金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由被保险人的家属继承

    律师说法 存在以下情形的,保险金可以作为遗产由被保险人的家属继承:在保险合同中没有指定事故受益人。或者指定的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出现身故。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

  • 被继承人死亡后未留下遗嘱,遗产应该怎么分

    律师说法 被继承人死亡后未留下遗嘱,遗产的分配方式如下:由配偶子女、父母进行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的顺序是: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 被继承人需要偿还继承人的债务的条件是什么

    律师说法 被继承人需要偿还继承人的债务的条件是:继承人表示接受继承。接受继承后,分割遗产时,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但是,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什么算继承遗产

      律师解答 继承遗产指依照法律规定或遗嘱享有被继承人财产。依据《继承法》,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遗产分配纠纷,影响家庭和睦及财产权益。律师解答处理遗产继承常见方式有遗嘱继查看全文

    • 子女出意外谁是第一继承人赔偿

      律师解答 第一继承人为配偶、父母、子女。依据《民法典》,赔偿首先归第一顺序继承人,若缺失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继承权纠纷,影响赔偿分配。律师解答第查看全文

    • 外婆还在,遗产继承应该怎么做?

      律师解答 母亲过世后遗产继承需遵循法定程序。根据《民法典》,有遗嘱按遗嘱,无遗嘱则按法定继承。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遗产分配纠纷,影响家庭关系和谐。律师解答遗产继承方式多查看全文

    • 继承人遗产证据怎么收集

      律师解答 关于继承人遗产证据的收集,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证据的获取难度。在遗产继承案件中,需要证明继承人的身份、继承关系的存在以及被继承人的财产范围。然而,证据可能因时查看全文

    • 50岁离婚财产怎样分配合理一些

      律师解答 关于离婚财产的合理分配,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遵循男女平等、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确保分配过程的公平与合理。离婚时应签订离婚协议,明确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保险金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由被保险人的家属继承

      律师说法 存在以下情形的,保险金可以作为遗产由被保险人的家属继承:在保险合同中没有指定事故受益人。或者指定的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出现身故。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

      2022-05-03 阅读:181
    • 被继承人死亡后未留下遗嘱,遗产应该怎么分

      律师说法 被继承人死亡后未留下遗嘱,遗产的分配方式如下:由配偶子女、父母进行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的顺序是: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022-05-03 阅读:184
    • 被继承人需要偿还继承人的债务的条件是什么

      律师说法 被继承人需要偿还继承人的债务的条件是:继承人表示接受继承。接受继承后,分割遗产时,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但是,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

      2022-05-03 阅读:189
    • 被继承人的债权要怎么来继承

      律师说法 被继承人的债权继承方式是:优先进行遗嘱继承;如果没有遗嘱的,则按照下列顺序发生法定顺序,由法定继承人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

      2022-05-03 阅读:238
    • 寻衅滋事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律师说法 若行为人作出了寻衅滋事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相关阅

      2022-05-03 阅读:16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